首页经济管理金融投资《期货市场研究成果汇编 2014~2016》北京大商所期货与期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
久远与永远

文档

96

关注

0

好评

0
PDF

《期货市场研究成果汇编 2014~2016》北京大商所期货与期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

阅读 982 下载 0 大小 19.4M 总页数 180 页 2022-11-02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80
全屏查看
《期货市场研究成果汇编 2014~2016》北京大商所期货与期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
还有 18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8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前言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迅猛,成交量不断创出新高,在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公布的2016年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中,上海 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分别位列第6、第8和第11位。伴随着期货新品种不断推出、期权品种 积极筹备上市、特定品种国际化不断推进,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明显加速、市场结构日趋平衡、功能发挥日益完备,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期货市场向 多元、开放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衍生品市场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大商所期货与期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商所研究中心〃)是大商所的全资子公司,立足于打造我国期货行业核心智库的市场 定位,凭借卓越的研究团队和开拓的科研视野,对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市场创新发展等重大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深 入解剖关键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提供专业建议,形成多篇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和证监会领导批示,政策影响力初步显 现。 为了便于与社会各界交流、充分发挥研究智库的作用,研究中心选取2014〜2016年间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集,形成本书公开出版。本 书从期货市场宏观发展战略谋篇布局,到期货市场助力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再到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的应用研究,对期货市场发展中的重点 问题和热点问题均有涉及,为监管政策研究出台,服务'、三农〃等产业举措推出和市场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I有针对性的 对策建议。 本书具体分为宏观篇、产业篇和金融篇三部分。在宏观篇中,既有《“一带一路〃建设中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我国期货交易所场外市场建 设模式研究》等战略性研究,也有《ICE:先行者的成功一从'、互联网+”角度看ICE》等交易所发展历程研究,还有《我国大宗商品融资发展 及其影响》《美国打击贵金属诈骗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等大宗商品市场热点事件的分析。在产业篇中,既有《主要国家利用WTO规则支持 农业发展情况及对我国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借鉴》《关于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及期货市场作用的研究报告》等重大政策研究,也有《化工基差交 易模式探析一以聚烯烃行业为例》《大豆补贴政策研究》《我国生猪价格指数编制研究》和《境内外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对比研究》等紧密联 系交易所上市品种与业务的深入分析。金融篇则包括《复杂期权组合方式初探》《ETF市场主体与运作流程研究》两篇文章。 大商所研究中心日常研究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关政府机关、市场机构和科研院所的鼎力支持。在此,向所有对大商所研究中心和本书编撰工 作提供过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及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商所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承服务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建设及大商所战略发展需要的宗 旨,持续深化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与政策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及指数、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 好期货市场参谋助手、行业智库和信息枢纽的作用。 魏振祥 2017年3月 宏观篇 带一路”建设中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谢亚江洪 摘要:我国是大宗商品的贸易大国,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定价话语权。''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争取大宗商 品定价话语权提供了新的契机。木文在分析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现状及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 资源,拓宽资源利用渠道,构建资源互补新格局,增强我国在大宗商品供应上的影响力;鼓励国际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升级, 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影响力;加大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助力''一 带一路”建设;发展衍生品市场,建设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 关键词:"一带一路"定价话语权衍生品市场 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一直都是作为大宗商品贸易大国的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国际 贸易中缺失话语权,使得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受到损害。"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争取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提供了新的契机。研 究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争取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对我国具有深远意义。 一、影响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的关键因素 学术界对于定价话语权并没有一致0定认为黄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是指由谁来确定商品国际贸易的交 易价格,包括商品贸易中潜在的或普遍认可的定价规则和贸易双方所确定的或参考的基准价格[1]。白明(2006)则从消费者剩 余最大化角度出发,把符合一国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目标的进口价格称之为理想价格或等权定价,将高于理想价格的称为劣权定 价,将低于理想价格的称为优权定价。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则是指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可以使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接近理想 价格[2]。汤珂(2014)提出"大宗商品定价权是制定大宗商品价格发现规则的权利"[3]。综合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在大宗商 品的国际贸易中,谁来制定符合己方利益的价格与定价规则,谁就拥有定价话语权。 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与定价机制存在紧密联系[4]。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指确定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交易价格模式。由于大宗 商品的物理特性各异、供求力量对比不同以及地理、政治等因素,不同种类的大宗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机制存在较大差别, 不同定价机制也意味着参与贸易各方的话语权强弱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变历史的 回顾可以发现,影响定价机制,从而影响定价话语权的关键因素如下。 (一)大宗商品的供求力量对比 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供求力量对比对于定价模式和国际定价话语权有着重要影响。在国际贸易中,供求双方力量对比不同,会 形成不同的贸易方式,在不同的贸易方式下,定价模式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贸易各方拥有不同的定价话语权。 以原油为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原油定价模式先后经历了西方石油公司垄断定价到OPEC"官价"为基准,再到 OPEC加权平均价为参考价的不同的定价模式,背后反映的则是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供给方与需求方力量的消长。 首先是西方国家控制石油产业链,拥有原油价格决定权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方国家的石油垄断财团几乎控 制了世界石油勘探、开采、运输、提炼和销售的全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内,西方"石油七姐妹"[5]把持着中东和 全球主要原油生产,他们利用垄断力量压低原油价格,使得油价长期维持在2美元以下,从广大发展中国家廉价获得了大量原 油,从而获得巨大超额利润。 其次是OPEC公布"官价"作为定价基准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迅猛发展造成国际原油需求走强,成立于1960 年9月14日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开始逐步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收回油田,至1979年,全部成员国政府控制的原油产 量总额占总产量的75.5%,并采取统一行动限制组织内成员国原油产量,造成原油供给持续走弱。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 70年代初,历次OPEC部长级会议都公布以沙特API度⑹的轻油为基准的标准原油价格作为统一官价。1973年石油危机 后,OPEC官价逐渐成为原油定价基础。 最后是OPEC公布加权平均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非OPEC产油量的增长,OPEC组织的“官价"影响力下降。从 1986年开始,OPEC以世界上七种原油[7]的平均价格(七种原油一揽子价格)为参考价,该组织各成员国再根据本国原油的质量 和运费调整价格。而非OPEC成员的产油国则参照OPEC油价体系,结合本国情况上下浮动。 同样,对铁矿石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国际铁矿石市场基本上保持供求均衡的态势,日本和三大矿商分别作为 重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在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基本对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欧洲对铁矿石需求增长,在供给短期内难以 扩大的情况下,市场供不应求,三大矿商的影响力开始增强。这一状态持续到21世纪初之后,随着中国需求的增加,表现更加 明显。由于能源、矿石、金属等大宗商品具有短期供给弹性较小的特征,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定价能力通常掌握在供给者 一方。 (二)大宗商品供需方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程度 在非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的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程度也是影响国际定价权的关键因素。一 般而言,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规模越小能其就越场上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价格。当企业规模较大、横向一 体化程度提高时,企业在定价模式中的主导性就会逐渐突出,其定价能力就会较强。类似的,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提高,也有利 于企业提升国际定价话语权。在纵向一体化中,企业通过在产业链中上下游环节的一体化,消除上下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获取融资便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更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增强定价能力。 以原油为例,OPEC对原油定价机制和定价话语权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统一控制成员国原油产量、改变全球原油市场供求 力量对比上;还表现为充分利用市场环境有利于己方的优势,OPEC结成产业联盟从而大幅提高其自身的谈判话语权。1971年2 月和4月,OPEC利用西方国家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基本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石油依赖加深的有利形势,先后迫使西方国家的 大石油公司签订了提高原油标价的《德黑兰协议》和《的黎波里协议》,彻底结束了西方国家大石油公司单方面决定原油标价的 时代。 对铁矿石而言,1975年以前,日本、欧洲钢厂从三大矿商(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时,都是签订长期供 货合同。1975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认为长期合同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联合成立了铁矿石输出组 织,与钢厂进行价格博弈。最终,确立了铁矿石长协年度定价机制,并一直实行到2007年。在长协年度定价机制下,每年年 初,由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年该客户进口铁矿石的年度基准价,价格一旦确定,未来一年 内的铁矿石交易都以此价格为准。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基本格局为高度集中的卖方和相对分散的买方——三大矿商(必和必拓、 力拓和淡水河谷)控制了世界80%的铁矿石的生产和贸易,而作为他们交易方的钢铁厂和进口商则数以千计。在这种情况下,作 为寡头垄断的三大矿商掌握着铁矿石国际定价话语权,高度分散的买方只能被动接受价格。 (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程度 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目前,对大多数大宗商品而言,期货市场是形成大 宗商品基准价格的中心。拥有成熟期货品种,成交量较大的能源、金属与农产品,大多采用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定价方式。 原油定价模式的演变充分揭示了期货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衍生品市场发展之初,远期交易价格在原油现货价格形成中 扮演着基准价格的作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随以现货、长期合同、远期为代表的原油实货交易规模及其在世界原油市场 中的占比日益提高,国际原油价格开始逐步与现货、长期合同、远期市场价格挂钩。后来,随着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完善,期货 价格又成为世界原油现货交易的基准价格。这是因为期货市场是公开的、集中交易的市场,产生的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反映真实的 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对于有着成熟期货品种和发达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来说,期货市场适为形成大宗商品基准价格的中 心。当前原油定价模式已经演变为以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模式,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原油及其下游产品挂靠一种或几种基 准原油的期货价格,期货市场逐渐成为形成原油基准价格的中心。在实现形式上,一般以基于公开的、权威市场的、相对最为公 允的原油期货作为价格发现的核心,以现货市场为价格传导的实现途径,并引入报价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期货市场本身并不能决定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归属,但是作为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市场,其发育完善程度、规则制定等情 况对于定价话语权归属有很重要的影响。当期货市场在大宗商品定价模式中没有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期货市场大宗商品的定价 主要基于供求关系,商品交易价格由供求双方博弈确定,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的卖家、买家或者是贸易商拥有定价话语权。随着 期货市场在大宗商品贸易与定价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由垄断者掌控定价话语权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因为衍生品具 有杠杆性、契约性、全球性等特点,控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很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垄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垄断者的 定价话语权。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大国,是许多大宗商品的重要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我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的定价话语权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对宏观经济运行、微观企业经营都带来不利影响。”一带 一路”战略的提出,无论是在基础还是在贸方面作和资金融通方面,都为我国争取定价话语权提供了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