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管理管理学《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著
白诺

文档

207

关注

0

好评

0
PDF

《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著

阅读 994 下载 1 大小 9.34M 总页数 249 页 2022-10-3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49
全屏查看
《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著
还有 24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4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商业性质概论》是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所著,马克思使用它时,注明初版于1755年,但没有明确说是英文本还是法文本。关于该书的版本问题,马克思说∶这本“著作的法文版的扉页上注明系译自英文,但该书的英文版《关于工商业、货币、金银、银行和外汇的分析》(菲利普·坎蒂隆著,选自一位已故的伦敦西蒂商人的手稿)不仅出版日期较晚(1759年)而且按其内容来说,也表明是后来的修订版"。①这个说明同现在本书导言中的说明互异。我们将这个问题存而不论。由于本书事实上是经过菲利普·坎蒂隆修订的,所以无法判别哪些思想是理查德·坎蒂隆的。 现在我们以书为根据,按照它的结构和重要内容,从政治经济学史的角度作一述评。 一、本书结构和重要内容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没有标题。但我们从它包括的内容便可以概括出,第一部分论述以物质财富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横向的发展,亦即经济活动范围的变化,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人口划分的经济依据,以及在交换中包含着的产品价值决定的规律;第二部分论述蕴藏在产品交换中的货币流通规律,以及货币利息的决定;第三部分论述对外贸易,以及由此涉及的货币制度和银行等有关问题。 第一部分从论财富开始。它认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本书第3页)很清楚,这是配第所说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名言的借用。既然土地是人类赖以为生的财富的源泉,那末就必然认为不论社会以什么方式组成,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使用土地。但这在它看来,却成为人类所“居住的土地的所有权必将属于他们中间的少数人”。(本书第3页)因此,它是未经说明,便将土地私有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作为分析问题的起点。这样一来,就必然发生土地租赁问题,地租由此产生。关于地租理论,我们将作专门的论述。 不论在土地上种植什么,耕种者必须住在土地附近,这就形成村庄。村庄还要有为耕种者服务的各种工匠。从人数看,耕种者要与耕地成比例,各种工匠要与耕种者成比例。由于富人或权贵的关心,有些村庄就变成市集,它吸引了许多小业主和商人。按照同样道理,市集的各种人口也是有比例的。由于大土地所有者将地租的物质担当者即产品运到遥远的地方去出售,并在该地同其他的地位相同的地主过愉快的社交生活,这个地方就成为城市。城市除地主外,还有商人、工匠和各行各业的人。都市的形成基本上与城市相同,区别只在于∶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住在首都,国王的官邸和最高政府设在首都。都市和城市中各种人口也是有比例的。最重要的,它认为“国家的所有阶级和居民,其生存都要依靠土地所有者的开支”。(本书第8—9页)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作专门论述。 随着市集、城市和都市的形成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便发展,价值决定和市场价格变动的问题必然产生;个体生产者、小业主和资本家、工人也分别在发展和产生,这些人的收入如何决定的问题也必然产生。关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将分别作专门论述。 第二部分从论物物交换开始。它在第二部分实质上便开始论述的货币,要到这一部分的论物物交换之后,才全面展开。除货币的实质是直接代表社会劳动,因而才能执行社会的价值尺度职能这一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般都不可能认识的问题没有谈到外,有关货币的其他问题它都谈到了。这些货币理论问题和在第三部分论述的有关货币问题,我们合起来作专门论述。 第三部分从论对外贸易开始。由此涉及的是贸易差额和汇率决定等问题。由于这些与货币有关的问题已另行安排论述,这部分要专门论述的就是对外贸易理论了。 论述所有这些问题时,我们都从政治经济学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汇合起来,便要对该书进行总评价。我们的总评价,与该书1931年版附录的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的论文对它的总评价不同,因此也顺便地对杰文斯的论文说点看法。 二、地租理论 这里论述的地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已经相当发展,自由竞争已经充分开展,社会平均利润率已经形成条件下的地租,这样的地租只能是超额利润;而是资本主义生产还不够发展,利润虽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但平均利润率还没有完全形成条件下的地租。 它首先从物质的观点考察问题。它说∶"欧洲人开垦土地并种植谷物以维持生活。他们饲养羊只,用羊毛做衣料。其中大多数人食用的谷物是小麦,但也有些农民用黑麦作面包。”(本书第34 页)因此,出发点就是∶谷物的产量扣除种子后,有一定的余额,这余额就是人们可以消费的。它认为这余额首先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因此它和种子的比例也就不同。当时,"欧洲土地的平均产量为种子的六倍。因此,相当于种子五倍的产量是留给人民消费的。”(本书第35页) 很明显,这余额不可能全部成为地租,因为它还没有扣除耕种土地的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基金和在资本主义经营条件下的利润。因此,它要回答这些问题。 它不是从理论,而是从经验回答问题的。它说∶“租地农场主通常取得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二。他们把其中的一半用于补偿成本、供养帮工;另一半作为他们自己的经营利润。”(本书第22页)换句话说,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就是地租。 这种说明,有正确的地方,这就是将农场主取得的土地产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补偿成本即c和供养帮工即v部分,二是经营的利润部分;也有很大的缺点,如果将补偿的成本仅仅理解为取回种子(其实不止是种子),那其大小是可以说明的,但供养帮工部分是未加说明的,如果说,根据经验或常识,这就是帮工所需要的口粮,那末,用这办法就无法说明利润的决定,因为利润不可能只是农场主的口粮,这点无法说明,地租的大小就无法说明。这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农业利润虽已从农场主的个人消费基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范畴,但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科学的地租理论便无法形成。 但是,这种从物质观点考察问题的地租理论,却成为重农主义派的纯产品理论的思想材料。因为它所说的地租,就是土地产品中扣除了种子、工资和利润的余额,这余额就是重农主义认为要转化为地租的纯产品。 这里谈一谈我对资本主义初期,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前,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决定规律的看法。第一,资本主义最初经营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这时毛呢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羊毛需要突增,其市场价格高于价值,因而提供了一个可以转化为地租的利润余额,十六世纪时的英国就是这样。第二,资本最初经营的是有利的土地(这不等于说资本经营的土地必然是从优到劣),资本主义的农业也比与它同时大量存在的小农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而有较高的利润,这也提供了一个可以转化为地租的利润余额。一旦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农业地租就只能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和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利润余额,这要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为前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