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书籍自然科学《自然价值》弗·冯·维塞尔著
korn

文档

442

关注

0

好评

0
PDF

《自然价值》弗·冯·维塞尔著

阅读 735 下载 0 大小 11.51M 总页数 289 页 2022-10-25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89
全屏查看
《自然价值》弗·冯·维塞尔著
还有 28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8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译 者 前 言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51——1926)是奥地利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他一生除青年时期一度担任财政部官员,并于六十六岁时入阁担任商务大臣外,一直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在布拉格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当教授。他写过多本社会学著作。在经济学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三部∶除本书外还有《经济价值的来源和主要规律》(1884)和《社会经济学》(1914)。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六卷,初版于1889年,是德文本。1893年由马洛赫翻译成英文本在伦敦出版,1956年纽约重印了英文本。中译本是根据英文本译出的,卷首除刊载维塞尔于1888年写的一篇序外,还有英文本编者威廉·斯马特写的一篇出版者序。 维塞尔和他的老师门格尔以及庞巴维克共同创建了奥地利学派(亦称维也纳学派)。奥地利学派理论的核心是主观价值论,亦即“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个理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好几个国家同时出现,但以奥地利学派较为完整。维塞尔则在门格尔理论的基础上,在价值论方面创造了“边际”(Grenznutzen,英译为rginal)一词,在分配论方面创造了“归属”(Zurechnung,英译为imputation)一词,对完成这一学派的理论结构,即完成较完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企图用主观心理分析方法来说明价值形成过程的理论,所以又叫主观价值论。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经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孤立的个人的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是人对财物的效用的感觉与评价,而不是财物的客观物质属性。所以整个价值论或者说整个经济理论应从人的需要及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出发来研究。 正是从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出发,维寒尔和奥地利学派其他人物一样,推崇戈申定律。他说,戈申定律是阐明人的需要如何满足的规律,经济学受戈申之赐很大。维塞尔认为,按照戈申定律,人对某种财物的需要随其逐渐得到满足而逐渐减小,直到最后达到需要的“饱和点”,也就是需要递减到零,这时对这种财物的欲望就没有了,甚至会变到它的反面,即变为厌恶。但是,象这样供给充分的财物是世界上少有的;一般说,绝大多数财物都是具有稀少性的,不是供给无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每一种需要,人必须在需要还不曾达到完全“饱和”的那一点就放弃自己需要的满足。处于这一点的需要就是“边际需要”财物满足边际需要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效用是价值的来源。效用和财物的稀少性相结合而形成的边际效用就是价值形成的条件,就是价值的尺度。 维塞尔在本书中自称“边际效用”是由他提出的(见《价值的来源》),门格尔有这种思想,但未曾使用这个特定名词。简单地说,边际效用就是消费者个人主观心理上所感觉到的某一财物的随着数量递增而递减的一系列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这个效用决定这一财物的价值。维塞尔进一步阐明,这还适用于对整批财物的评价。也就是说,在一批同类的财物中,任何一件财物都具有最后效用或边际效用的价值。如果需求不变,供给量愈大,边际效用从而价值就愈小,反之就愈大。如果供给量不变,需求愈大,边际效用从而价值就愈大,反之就愈小。不仅如此,不仅许多件财物之一具有最后效用或边际效用的价值,而且这许多件财物中的每一件都具有这个价值。这样,一批同类的财物的价值,就等于它的件数乘边际效用之积。这就是说,边际效用定律是价值的一般定律。 维塞尔还把边际效用分析应用到成本与分配理论。门格尔对这一部分未作详论;维塞尔作了修正与发展。这是他对奥地利学派的又一“贡献”。他认为消费财物提供效用,生产财物也提供效用。土地、资本和劳动只要生产出有用的消费品,便提供了效用,不过,生产财物是间接用来满足需要的,它们所包含的是预期的或潜在的效用,这要间接地通过它们所生产的消费财物的边际效用来衡量。换句话说,生产财物的价值是由它们的产品的价值,或者是由生产收益的价值决定的。这价值是按照他所说的“归属”原理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的。他认为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生产收益,每一种要素都对生产有自己的贡献。也都按自己的生产贡献在总收益中分到一份“归属”于它的份额。“生产贡献”是生产总收益中所包含的个别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的那部分收益。生产总收益中归属于个别生产要素的份额,就是那个生产要素的收益————劳动的收益、土地的收益、资本的收益。生产总收益的价值等于全部生产贡献的总和。他认为,适用于由生产财物所生产的消费财物的边际规律,也适用于生产这些消费财物的生产财物。也就是说,在生产财物整批地被利用的场合,生产贡献的归属也是按照边际规律进行的。每一单位消费财物都从边际效用得到它的价值,每一单位生产财物也都从归属于它的边际贡献得到它的价值。 维塞尔和其他奥地利学派人物一样,在价值论上和古典学派相对立,在方法论上和历史学派相对立。但归根到底,他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还是用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首先是反对它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当时,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已经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始在工人群众中迅速传播。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要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不能不采用新的手法,制造新的理论来掩盖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来证明资本主义是合乎心理规律的永恒制度。在本书第二卷第七章和第四卷第十章中,维塞尔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歪曲和攻击。他说∶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中,关于价值的来源的论点是错误的;价值所涉及的对象没有被全部包括进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被忽视了;价值的社会功用只是在分配方面,在一定限度内被承认了.而价值的功用的主要部分.即调节和支配社会经济活动的功用根本没被承认。维塞尔在论归属时说,任何一种生产财物,包括其中最有力量的一种即劳动,都不能单独生产任何东西,都需要同其他生产财物——土地与资本————。他认为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对于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收益的归属,按照他们各自的生产贡献的大小来进行,是合乎自然的经济规律的,这对一切形式的经济生活都适用,不论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国家,还是在现在的国家。据此,他认为把整个生产收益全都归功于劳动的论点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他认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 总之,维塞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企图用主观心理分析代替客观经济规律,使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庸俗化。他的边际原理,包括他的边际效用论和归属论,不仅系统化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结构,也为后来形形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所接受,构成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边际革命”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