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类政治军事《扬中文史资料 第1辑》研究委员会
久远与永远

文档

96

关注

0

好评

0
PDF

《扬中文史资料 第1辑》研究委员会

阅读 924 下载 0 大小 11.85M 总页数 124 页 2022-10-06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24
全屏查看
《扬中文史资料 第1辑》研究委员会
还有 12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2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10扬中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扬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前扬中,扬子江中的沙洲,祖国的一部分。在她怀袍里,扬中人民,禀江河之灵秀,承传统之光荣,祖祖辈辈,岁岁年年,不知流了多少热汗,洒了多少鲜血:用勤劳、勇敢的双手,把荒滩变成良田,把沙洲变成绿洲。:扬中,古称太平洲。太平洲啊,不太平。既有洪涉之患、风波之险,又有封建压迫、剥削之苦,外敌入侵烧抢掠之祸。扬中人民,英勇不屈,抗强暴,反压榨,电光石火,绵延不绝。如此壮史伟迹,远者或已湮没无闻,尚待蕘寻,近者虽犹口碑载道,亦亟需征集。英勇勤劳的扬中人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眼明心亮,一往无前;奋身于民族解放、人民解放斗争和杜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使扬中成为扬子江的明珠,成为沟通大江南北的桥梁。上无愧于前贤,下无怍于后代。因之,扬中虽小,文史仍多,历史虽短,资料犹富。在中共扬中县委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们开始了扬中文史资料的征集编写工作。对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存真求实”方针。存历史之真,求历史之实。既“泾渭分明”,又“瑕瑜互见”。实事求是,忠实于历史的本来面貌。即或有暂时无法证实者,亦可多说并存,以俟来一、地理物候历史沿革扬中,位于扬子江中,由雷公嘴、太平洲、中心沙三个沙洲组成。太平洲最大。江北与泰兴、江都、邗江三县隔江相望,江南与丹徒、丹阳、武进三县依水相邻。很早即为“六邑连界”,南北长约三十八公里,东西宽处约十公里,狭处只有三、四公里。因长江水流的冲刷,沿江地带,往往此长彼坍,现总面积为二百二十八点七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三茅镇,距镇江五十三公里,距南京一百四十七公里。全县辖十一个乡,一个镇,一个良种场,一百七十五个村,三个社办农场,两千三百一十五个村民小组,(有一千八百四十九个自然村,十个乡辖集镇)共七万三千五百七十三户,二十六万零四百零三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一万二千余人。除回、壮、蒙、满族二十七人外,均为汉族。人烟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一千一百三十九人。扬中位于东经119度49分,北纬32度14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8一4.5米,北温带海洋性气侯,年均降雨量为1066.2毫米,大都集中在六至九月间,无霜期227天左右,多东南风。土壤主要是长江冲积物微碱性的壤土,蓄水性较强。由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兼之河渠纵横,水源丰富,有利于种植稻、麦等粮食,和棉、豆等经济作物;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猪羊满圈,鸡鸭成群,内河养鱼,外江捕捞的渔业生产也是兴旺发达。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