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类法律《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 第2版》黄震 邓建鹏著
寻萌生

文档

205

关注

0

好评

0
PDF

《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 第2版》黄震 邓建鹏著

阅读 977 下载 1 大小 3.86M 总页数 176 页 2022-10-05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76
全屏查看
《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 第2版》黄震 邓建鹏著
还有 17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致谢著者在研究、写以及出版本书过程中,承蒙一些人士的支持。首先,著者感谢霍学文先生(北京市金融局)、高红冰先生(阿里巴巴集团)、姚辉先生(中国平安)、唐彬先生(易宝支付)及张俊先生(拍拍贷)对本书的热情推荐。其次,为撰写本书,著者先后调研过上百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得到相关企业高管的支持,特别是谭淳先生(掌众金服)、李兆强先生(掌众金服)、李海燕女士(第一车贷)、郭超先生(第一车贷)、李林先生(火币网)、张琳琳女士(火币网)、何丽平女士广州竞远安全)、王文京先生(用友网络)、李昌国先生(友金所)、匡衡先生(友金所)、彭铁先生(小牛资本)、杜李丽女士(小牛资本)、叶大清先生(融360)、周世平先生(红岭谢投)、艾文华先生(《大数据金融》杂志)、蔡年余先生(芝麻信用)、刘干驾先生(金石财策)、李迎女士(有色金融)、姚毅婧女士(蓝筹网)、徐明星先生(Okcoir)、李明顺先生(好贷网)、张昌利先生(联合信任)、王思聪先生(翼龙贷)、吴雨珊女士(金融城)、易欢欢先生(易选股)、黄大容女士(麦子金服)及张扬先生(新新贷),等等。再次,著者与先生(中国银监会)、沈鸿先生(北京市金融局)、邢早忠先生(《金融时报》)、赵学锋先生(《金融时报》)、王玉祥先生(贵阳市政府)、刘军先生(北京市金融局)、许晓征女士(中国银监会)、刘志强先生(网信集团)、欧阳日辉先生(中央财经大学)、许多奇女士(上海交通大学)、王作功先生(贵州财经大学)、肖飒女士(大成律师事务所)、陈云峰先生(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邱翔先生(国浩律师事务所)、秦谊女士(德勤)、杜艳女士(英研究院)、植凤寅女士(《中国金融》)及傅苏颖女士(《证券日报》)等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或学术上多有交流并获益。本书在第1版众筹期间,曾先后获得范超先生、蒋骊军女士、雷国荣先生、蜂鸟资本、郭龙欣先生、唐彬先生、彭癔杰先生、盖其东先生、贾建先生、汪在雄先生、朱孟建先生、杨建国先生、陈峰先生、肖贤铭先生、郑昌幸先生、任鸿雁女士、吕志刚先生、王丽影女士、陈宝敏先生、郑小斌先生、毕震先生、赖秀兰女士及罗小军先生等上百位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向上述各位致以深深的谢意!需要特别声明的是,本书提及若干互联网金融企业,但这不构成对读者在特定机构的任何建议。读者可以随时关注著者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金融法治”(IFCLAW)定期推送的互金法律风险方面的信息。读者阅读本书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送电邮至djp@pku.org。前言迎接新挑战本书第2版仍以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及者(消费者)为主要预设读者,但在实操性、可应用性和通俗性方面,远胜第1版。本书除洋细解析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与控制风险的途径外,还向监管者提出了众多监管建议。著者期待,本书将继续成为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控制领域的实用宝典!广义上而言,所谓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网络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作为近年来的新性事物,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业态初具规模,另一些业态仍在快速分化组合之中。互联网金融自诞生起,其法律风险就不可小觑。然而,我们近几年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法务人员,企业高管忙于创业,无暇顾及法律风险或风险控制。甚至在一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互联网金融公司,专职的法务人员也寥寥无几。不重视法律风险,企业就算成长为巨人,也很有可能最终功亏一篑。这方面的教训已经数不胜数!此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发,许多骗子公司乘机浑水摸鱼,致使大量缺乏风险识别能力的者损失惨重!因此,对广大非专业者而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要持续增强风险意识,以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旗开得胜。其中的途径之一,即是认真学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知识,学会预判风险、降低风险,进而控制风险,对广大者而言,这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安身立命之本。所谓法律风险主要是业务行为违法的风险,以及和相对方(往往是合同相对方)之间商业关系破裂而引发诉讼后,自己一方可能败诉的风险。诉讼法律风险包括防范客户按照自己的理解履行义务时,出现无意的违约情形,以及在义务履行完毕后,对方拒绝提供对价或提供的对价有瑕疵的情况下,寻求裁决机关的公权力保护的情形等。在这些风险中,既涉及合规风险,也有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以及民事法律风险,甚至有刑事法律风险。为此,本书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涉及的相关行为规范进行详细解析,并详述行为人在触犯法律边界后,可能招致的法律后果,以供从业人员参考,便于他们深入明了业务合规的边界。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能防病的医生。同理,最好的法务,是能防风险的法务。本书希望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佳“法务参谋”,帮助从业机构和者有备无患。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大潮初起,没有太多与之相关的监管办法或完善的法规,刚刚兴起的初创企业亦来不及曝出风险事例。在当年,本书第1版只能以汇编湘关法规为主要工作。近两年来,各种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办法与专项整治方案纷纷出台,在诸如网络借贷等特定领域,风险事件更是持续不断。因此,总结最新政策和法规要点,概括典型风险案例,解析不同业态的法律边界,提供第一手现场调研所得的风险控制干货,为从业者和者呈现通俗易懂的互联网金融行为规范指南,仔细辩别和分析相关法律风险,提供控制风险的详细方案,成为第2版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金融刚兴起时,媒体和舆论不免将互联网金融神圣化,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了成干上万家声称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公司,风投亦不断进驻该领域,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种种利好政策。但自2015年以来,国内逐新出现了一种“伪互联网金融”的乱象。一些机构并非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是以“金融创新”或“互联网金融”为外衣,大肆从事金融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活动,负面冲击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生态。随着该领域风险的连续爆发,互联网金融被媒体和论快速妖魔化了,以致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近年改头换面,自称金融科技企业。随着监管的加强,诸如P2P网络借贷平台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且这两种风险爆发已迫在眉睫。经历了前几年的监管真空,这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当前必然要经历的阵痛。2016年以来,政府为期一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并非是“打压”,相反,国内互联网金融在经历野蛮生长、风险频发和监管收紧阶段后,将迎来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合规”将是互联网金曲持续发展面临的第一要素。伴随着监管的全面铺开,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从野蛮生长走向真正规范发展的关键时期,即将迎来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所以,对于那些有操守、能坚持底线和有竞争优势的从业者而言,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寒冬,而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春天经历新桃战,等待新机遇。凤凰需要涅槃,真金必经火炼!著者谨识第1章总论本书主要涉及如下内容:在叙述互联网金融各种主要商业模式基础上,解析根据现行法律确立的具体行为规范,以及行为人在触及相应行为规范时,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本书特别针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法律灰色地带,给予深度分析,并提出法律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此外,在著者多年调研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实例,以及在信息与网络安全领域的风险应对措施,供从业者参考。在互联网金融各业态逐渐进入后监管的时期,根据近年各业态的监管办法、监管基本精神以及当前互联网金融整治方案,一些有技术优势或者商业逻辑优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进行合规化调整,并在业务上作了较大的转型,使自己的企业不仅适应监管者的要求,而目有实力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企业的这种调整和业务转型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从业者参考。在部分章节的末尾,附录了当前与互联网金融直接相关的监管法规,供读者延伸阅读。第1节法律风险控制的整体思路互联网金融各产品领域尚在不断地分化组合之中。本书主要针对目前已基本成形的若干产品领域,基于已经发生的真实案例,详细分析这些产品领域存在的法律风险,并系统性地指出潜存的违法行为,为从业者指明控制法律飘险的道路。当前,在互联网金融的某些领域存在针对者的一些虚假宣传或者欺诈行为,致使者权益受到侵害,有的甚至血本无归。为此,我们重点阐述者风险控制和权益保护的具体途径,尽可能为者降低风险提供可供操作的实践路径。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已从学术概念发展到巨大的产业集群。对于互联网金融,有人以模式论立论,有的说三种模式、有的说六种模式、有的说八大模式。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还在发展过程中,现在谈模式为时尚早,应从要素论入手,分析构成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要素。要素可以不断重新组合,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其中的货币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这是互联网金融时代非常重要的基础:其次是支付方法由现金支付变成了网络支付、移动支付。这两个条件是“基因突变”,没有这两个“基因突变”,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就没有头绪和基础。互联网金的四个集聚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不可当,但大潮之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缺乏有效监管以及良莠不齐的发展过程中,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我们务必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加强风险控制,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将风险控制工作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头等大事。互联网金融在野蛮发展中,早已催生了四个集聚:一是人才的集聚,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来做互联网金融,近两年,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许多精英进入该行业;二是科技的集聚,一个平台建起来门尴不高,后来做起来的门槛却越来越高,要做数据的挖掘得有基础,要做风险控制得有基础,平台升级得有基础;三是资金的集聚,人越来越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四是风险的集聚,在早期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监管机构的时候,风险一开始就有,并且随着它的集聚被逐渐放大和叠加。虽然自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多数业态被逐新进入监管期,但风险并未全部化解。不过,风险同时也是机会,风险与机会并存!互联网金融追求试错升级、激进发展,与传统金融的控制风险、保守发展是两种思路。因此,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具有传统金融所未曾涉猎的内容和要求。法律风险的多个维度金融是在降低风险中间获取利润的行业,有风险并不可怕,不知道风险才可怕,不控制风险则最可怕。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风险很多,最主要的是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控制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如果不由专业人士应对或提供策略和腱议,则对枫险的预防、驾取和化解都将存在很大问题。互联网金融领域法律风险多种多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