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13 17:09:40 楚辞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可复制-李山-9787101097528
- 2023-04-19 15:04:26 《千家妙方 上册 1982年》(李文亮等编)
- 2022-09-18 20:22:00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
- 2022-09-18 20:22:00 中国兵法之起源 编委会
- 2023-10-13 17:09:40 超速学习:我这样做,一个月学会素描,一年学会四种语言,完成MIT四年课程-斯科特·扬著,林慈敏译-9789861755533
- 2022-11-24 16:17:09 《性体验与性爱心理》尤里-谢尔巴特赫
- 2022-11-24 16:17:09 《性爱健康指南》石四维编著
- 2023-10-13 17:09:40 初中诗词格律读本 可复制-周建忠 徐乃为 王业强编著-9787101121704
- 2023-10-13 17:09:40 曾国藩家书 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可复制-檀作文译注-9787101115482
- 2023-10-13 17:09:40 菜根谭 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可复制-杨春俏译注-9787101115611
- 2023-10-13 17:09:40 崇祯帝大传-晁中辰著 可复制-9787101114935
- 2022-09-18 19:48:57 心理催眠术 迈克尔.赫普,温迪.德雷顿著

1、本文档共计 23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了非语言交际,只能是种不完全的交际。近年来,我国学习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学习仍未进入多数外语教学课堂。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模仿外国人,而是要使他们尽量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姿态动作的含义,以增强对对方的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否则,交际误解,甚至文化冲击,就会频频发生,给对外交往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例如,举起食指和中指作成“V”字形,在很多国家都表示“成功”或“胜利”,但是,如果手心向里,就会犯下大错。因为在西方,表示胜利时,手心必须向外,手心向里就成了一种极为猥亵的动作。在进行跨文化交往时,要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排除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干扰,主动自觉地了解目的文化,以扫除交际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另一一方面,仅仅看到文化差异和冲突,也会导致片面性,也会因为看不到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而对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失去信心。事实上,人类共同点是基本的和主要的,不同文化的深层相似之处极多。本书所列举的大量事实极好地证明了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既有不少相异之处,更有很多共同之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加,不同文化间相互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多,这是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发展趋向。据译者所知,对中英两种体态语进行全面系统对比研究的著作在国内外尚难以得见。本书从十五个方面对中英非语言交际习俗进行了对比,对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并反映了西方人士对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一些看法。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我国国际交往活动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本书将无疑是涉外工作人员、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外语学习者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一部难得的参考书,至少书中为中英非语言交际对比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对有关人士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提及的中国有些情况已经过时,这是因为原文手稿是作者据80年代初在中国调查的结果,于1984年完成的,而80年代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种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作者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可能与中国人完全一致。作者有些看法泽者也难以苟同,但鉴于这些看法在西方朋友中有一定代表性,或许可以向我们提供了解西方观点的一个小小窗口,所以仍予以保留,但对书中若干段落还是作了删节。在“有声与无声”一章中,作者在对比中英类语言和拟声词时加注了大量音标和符号。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译者已将所有音标改成国际音标,并对其他主要符号作了注释,附在此章之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中谬误之处定不可免,敬希广大读者指正。译者198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