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性知识婚姻家庭《为何家会伤人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武志红著
陨火冰焱

文档

300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为何家会伤人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武志红著

阅读 960 下载 2 大小 23.57M 总页数 330 页 2022-11-24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30
全屏查看
《为何家会伤人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武志红著
还有 33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3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自序真相,是永远的No.1。一个社会如果习惯无视真相,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演绎出一幕又一幕荒诞剧。一个人如果习惯无视真相,就会生出种种心理疾病。然而;我们这个社会,恰恰很容易无视一个真相:我们之所以患上种种心理疾病,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在家中受了伤。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家,分两个,一个是我们与父母的原生家庭,一个是我们与配偶和孩子的新家。那么,爱和恨是怎样在这两个家中传递的呢?途径就是关系,即我们与父母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传递到了我们与配偶和孩子的新家的关系模式中。·要打断恨的传递的链条,就必须了解这个传递链条的规律。心理学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6岁前形成。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父母通过大棒教训出来的,还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都不是,而是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形成的。1我们常讲教育方法。但其实,教有方法和教育内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的人格,就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个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譬如,珠海女子魏娟,5年如一日的残酷虐待小保姆蔡敏敏。她这样做,其实不过是把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她和小保姆的关系上而已。原来,她的原生家庭中,大人暴打孩子是习以为常的事,最终,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内在的施虐的父母”以“爱”的名义折磨“内在的受虐的小女孩”。而在与小保姆的关系中,她以“内在的施虐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虐的小女孩”投射到小保姆的身上。魏娟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假若她有小孩,那么她极有可能还会将这个关系模式转移到她和孩子的关系模式上去。由此,她的原生家庭的恨,就会在她新家中得以传递。这本书中,讲的全是婚姻和家庭,其中的所有故事,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个道理去诠释。所以,我们必须懂得一点:如果父母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内心里种下一个良好的关系模式,让孩子的“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这个关系模式和谐而健康。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最基本的原则有两个:爱和自由。即,一方面,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自由。2心理沫沫茶
返回顶部